| 姓名 |   | 性别 |   | 籍贯 |   | 
        
            | 所在 院校 |   | 专业班级 |   | 出生 年月 |   | 
        
            | 手机 |   | QQ |   | 
        
            | 个人履历: | 
        
            | 参加过何种演出和获奖情况: | 
        
            | 参加过何种主持实践: | 
    
 
一、单选
1. 以下哪个是陈嘉庚能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物质前提和经济基础?(   )
A、维护正统,购机寿蒋        B、经营实业,积累财富   
C、筹集巨款,支援抗战         D、南洋华侨,慷慨捐输
C、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         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A、1950年      B、1921年     C、1937年     D、1949年
4.下列哪一时间是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以表彰来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   ) 
A、1990年3月11日          B、1990年10月1日 
C、1995年3月11日          D、1995年10月1日
A、集美校友             B、穷苦农民 
6.陈嘉庚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   ) 
A、教育家        B、军事家        C、实业家       D、社会活动家
7.陈嘉庚有感于南轩私塾停办后社里儿童求学无门,便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供本族贫寒子弟入学就读。这是陈嘉庚捐资兴学的发端,它起始于哪一年(   )
A、1894年        B、1856年        C、1903年        D、1885年
8.陈嘉庚实现了“由孝到忠”的思想转变,由一个青年商人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者,标志性事件是陈嘉庚加入(   )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9.甚至为了筹措校费,将已承继给陈济民、陈厥祥两子的私家住宅即位于新加坡经禧律42号的别墅抵押给银行,周转融通;继则过户易主,卖给华侨银行负责人,此即以下哪一壮举。(   )
A、征募机工,返国效劳           B、抵制日货,筹赈济南
C、筹集巨款,支援抗战           D、出卖大厦,维持厦大
10.1938年周恩来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工作期间,增和一道工作的同志说过“陈嘉庚先生早年参加同盟会,赞成的宗旨是(   )
A、开通民智、改造中国        B、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C、爱国为国,奉献一生        D、师夷制夷,实业救国
11.陈嘉庚访问了哪里,经过实地考察,亲眼看到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认为这是“克敌制胜之本”。 (   ) 
A、西安         B、北京         C、延安        D、南京
12.陈嘉庚率领南侨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慰劳抗日前线的将士与后方的军民,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   ) 
A、1940年3月             B、1941年5月     
C、1950年3月             D、1950年5月
13.陈嘉庚从事抗日救国活动,从1923年创办的哪一报纸号召抵制日货起,就在华侨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
A、明报         B、大公报        C、南洋商报         D、光华日报
14. 陈嘉庚这次访问延安,经过实地考察,亲眼看到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认为这是(   ) 
A、维持胜利之计          B、得利最多之时 
C、和平统一之法          D、克敌制胜之本
15.陈嘉庚是一位卓越的教育事业家、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以下哪一作品高度凝聚了陈嘉庚的办学理念。(   )
A、《南桥回忆录》            B、《集美学校校歌》 
C、《赤子丹心照汗青》         D、《住屋与卫生》
16.陈嘉庚曾于(   )年冲破国民党的阻挠,到延安慰问抗战军民。
A、1930年       B、1940年      C、1950年      D、1960年
17. 1910年春,陈嘉庚在(   )的革命思想启迪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尚大
18.全国抗战开始后,陈嘉庚团结华侨奔走呼号,支援祖国抗战,拥护实行持久抗战和全免抗战。这一事例体现出陈嘉庚精神的哪一特征(   )
A、公           B、忠         C、诚          D、毅
19.陈嘉庚是星马橡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他的熟胶品制造业,是东南亚最大的一家,也是星马橡胶业最大的输出者,其直接代理商遍布世界五大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   )
A、经济落后的艰难局面           B、资源紧缺的困境局面
C、知识技术的落后局面           D、帝国主义的垄断局面
20.陈嘉庚在建设鳌园时,特地请人在纪念碑前的石壁上刻下《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福建省地图》和哪一地图,并亲自撰写《台湾史略》。
A、《台湾省地图》            B、《中国地形图》
C、《世界地形图》           D、《台湾地形图》
21. 陈嘉庚17岁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哪一家店服务了13年。(   ) 
A、广兴米店      B、朝阳米店      C、顺安米店       D、福顺米店
22.在什么事件之后,陈嘉庚回到集美定居,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着手策划修复、扩大集美学校,实现陈嘉庚依靠好政府发展集美学校的愿望。(   )
A、新中国成立          B、抗战结束
C、统一战线形成        D、辛亥革命
23. 1904年,陈嘉庚创建菠萝罐头厂的名称是(   )
A、新川黄梨厂        B、南川黄梨厂 
C、华川黄梨厂        D、新加坡黄梨厂
24.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一生倾资助学,在家乡厦门投资创立并亲自规划建设了著名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两处学校区,建成了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被称为(   )      
A、红瓦白墙建筑           B、陈嘉庚建筑
C、集美风格建筑            D、中西合璧建筑
25. 陈嘉庚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简朴和以下哪一项(   )
A、坚忍不拔      B、诚实守信       C、顽强拼搏      D、艰苦奋斗
A、二次革命      B、抗日战争       C、光荣革命       D、民主革命 
27.“(   )”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A、集美学村        B、集美学校        C、厦门大学     D、福州大学 
28.陈嘉庚从事爱国政治,社会活动的时间长达几年(   )
A、51年      B、50年       C、52年       D、49年
29. 陈嘉庚几岁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   )
A、16岁     B、17岁     C、18岁      D、19岁
30. 1954年1月4日(   ) 举行开学典礼,陈嘉庚发表讲话,谈了寄宿、收录、补助等三个问题,勉励侨生们热爱祖国,明辨是非,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艰苦朴素,注意卫生,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
A、南洋补习学校             B、集美补习学校 
C、集美华侨补习学校          D、华侨补习学校
31. 1948年11月21日,陈嘉庚在哪一创刊二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题为“南侨报任务与中国前途”的演讲(   )
A、《南侨日报》          B、《南洋商报》
C、《光明日报》          D、《光华日报》
32. 2014年是陈嘉庚诞辰多少年?(   )
A、140周年      B、150周年     C、160周年      D、170周年
33. 1956年6月15日,陈嘉庚出席(   ),26日在会上发言畅谈对开发福建资源的设想。
A、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
C、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            D、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
34. 1946年10月10日,陈嘉庚在福建会馆及道南、崇福、爱同三校举行的庆祝大会上演讲(   )      
A、《论天道的运行》           B、《告全体校友书》
C、《答客辩》                 D、《西北观感》
35. 1960年2月13日,福建省委第一书记(   )来集美看望陈嘉庚。
A、刘胡兰      B、叶飞      C、孙春兰      D、焦裕禄
36. 鳌园由(   )、纪念碑和嘉庚墓组成。
A、石刻浮雕      B、嘉庚纪念馆      C、门廊     D、纪念广场
37. 1946年陈嘉庚出版(   )一书,对我国航空、海运、汽车及橡胶制造提出了具体问题。
A、《宣言》               B、《我国行的问题》
C、《民俗非论集》         D、《陈嘉庚言论集》
38.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陈嘉庚就要求集美学校学生(   )全面发展,指出:“有一部分同学,锐意攻书,而对于课外活动不甚注意,是未悉三育并重之宗旨也。”
A、德、智、体       B、德、艺、体
C、言、行、体       D、言、艺、体
39.1956年3月,陈嘉庚撰写(   )一文,分析厦门港的优越条件,论证厦门港的前途,必能后来居上。
A、《发展与建设》        B、《伟大祖国的伟大建设》
C、《厦门的未来》         D、《厦门供水问题》
40.早在1914年,集美学校就开办“(   )”,对文盲的成年人进行文化教育。
A、特别夜学校       B、通俗夜学校
C、成人夜学校       D、文盲夜学校
41.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北京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集美学校,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对教育事业“(   )”的诺言。
A、呕心沥血        B、尽瘁终身
C、艰苦奋斗        D、持之以恒
42. 开阔的视野使陈嘉庚认识到(   )事业对各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A、水产、航海          B、水产、轮机
C、轮机、航海          D、轮机、水产
43.陈嘉庚极力反对培养“(   )”的学生,主张学校教育“不但教其识字而已,其他如知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以及其他课外活动,均须注重,与正课相辅而行”。 
A、胆小怕事,半途而废         B、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D、一板一眼,墨守成规
44. 1918年3月10日,集美师范和中学开学,陈嘉庚为了激励师范学生勤奋好学,特在(   )上予以许多优惠。
A、经济生活        B、政治生活      C、军事生活       D、学习生活
45.鳌园的主体建筑是(   )
A、嘉庚纪念馆                 B、门廊
C、集美解放纪念碑             D、嘉庚墓
46. 校训在1918年3月10日集美师范、中学的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公布,并写入同一时期颁布的校歌中,要求师生“(   )”二字心中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这两个字是。
A、诚毅        B、忠公         D、诚信         D、坚毅
47.陈嘉庚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由此可知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   ) 
A、实业救国      B、兴学报国      C、支持抗战      D、维护统一
48. 1958年,(   )分为水产、航海两校,各自独立发展,也是在他的支持下决定的。
A、集美水产航海学校    B、集美水产学校
C、集美航海学校        D、集美技术学校
49.(   )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全民族的人均寿命,陈嘉庚对此一向十分重视,认为人人处处讲究卫生,才能增进健康,减少疾病。
A、城乡环境卫生      B、城市环境卫生
C、乡镇环境卫生      D、地区环境卫生
50. “庚十年心力,悉役于斯,耿耿寸衷,旦夕惕励,窃愿与诸君共勉,以尽国民一分子天职焉”,明确点出陈嘉庚“(   )”与“办教育”的密切关系。
A、兴实业         B、兴经济       C、兴思想         D、兴政治 
 
二、判断
1. 郑成功抗清驱荷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也在陈嘉庚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
2. 陈嘉庚兴学起始于19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   )
3.从青少年居家求学到辛亥革命时期,是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的萌发和形成阶段。(   )
4.陈嘉庚的一生贯穿着实业救国的一条红线,他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
5.1992年8月20日,陈嘉庚国际学会在香港成立,其宗旨就是要“团结华侨,振兴中华 ”。(   )
6. 全国侨联在1956年10月在北京成立,李光前被选为首届主席。
7. 陈嘉庚是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杰出领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光辉旗帜。(   )
8.黄奕欢先生在回忆陈嘉庚的文章《赤子丹心照汗青》中指出:“陈嘉庚是20世纪初期新马华侨社会的杰出领袖,也是全南洋华侨的主要领导人。(   )
9. 1949年1月20日,陈嘉庚接到周恩来电邀回国共商国是的电报。(   )
10. 1945年10月,陈嘉庚学会在香港设立。次年香港分会初版了刊物“陈嘉庚风”,这“风”字代表了陈嘉庚的风格和做人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陈嘉庚的人生观或人生哲学。(   )
11. 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为集美大学题写校名(   )
12. 陈嘉庚一生公而忘私,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把忠于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造就了他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正是陈嘉庚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
13. 1950年10月1日,陈嘉庚在厦门大学庆祝国庆大会上发表演讲。(   )
14. 1959年4月,陈嘉庚分别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   )
15. 1953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陈嘉庚提出了几项重要的提案。(   )
16. 1955年7月的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在会上发言,说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   )
17. 1956年6月15日,陈嘉庚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26日在会上发言畅谈对开发广东资源的设想。(   )
18. 1954年8月23日,全国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发表解放台湾联合宣言,陈嘉庚立即响应宣言号召,并于9月28日对《闽南日报》记者发表谈话。(   )
19.在长达67年的时间里,陈嘉庚怀抱“教育救国”、“教育立国”的信念,始终以“办教育为职志”,倾其资产,费尽心血,创造了私人兴学办学的人间奇迹。(   )
20. 1912年9月,陈嘉庚怀着兴学培养人才的宏愿,从新加坡回归故里,筹办集美小学。(   )
21.台湾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安危,在陈嘉庚的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
22. 在长达67年的时间里,陈嘉庚怀抱“教育救国”、“教育立国”的信念,始终以“创实业为基准”,倾其资产,费尽心血,创造了私人兴学办学的人间奇迹。( )
23. 1988年元旦在北京成立了陈嘉庚基金会,并设立了陈嘉庚奖,以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对陈嘉庚崇尚科学的纪念。因该奖规格高、水准高、评审严、影响大而被认为是中国的诺贝尔奖——最高科学奖。( )
24. 1997年4月12日,“陈嘉庚大楼”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举行落成庆典,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校长田长霖主持典礼,并与李远哲一起为大楼落成剪彩。“陈嘉庚大楼”的落成是陈嘉庚精神走向世界的新的里程碑。( )
25. 陈六使是陈嘉庚的徒弟,著名的华侨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新加坡侨领之一。
26. 1939年12月4日,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在《南阳日报》刊登通告,说明组织南侨回国慰劳团的动机、目的与方法,请南洋各地筹赈会派代表参加慰问团,并附了六条简章。( )
27. 1949年9月30日,陈嘉庚被推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并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0月2日,陈嘉庚出席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成立大会,任主席团成员。 (   )
28. 1959年4月,陈嘉庚分别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  )
29. 1933年8月,陈嘉庚在《南洋商报》发表《答客辩》一文,指出“强权最终不会得逞,科学与武力最终还受公理与道德约束”。 (  )
30.集美幼稚园于1919年2月由陈嘉庚委派陈敬贤创办。这是由国人创办的较早的一所独立幼稚园。(   )
31. 1920年8月,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创设商科,旨在培养有学识之才,援助我南洋广大华侨经营商业;同时希望通过培养人才,改变国内墨守成规的商业经营模式,以谋民生问题的解决,以期建设新国家。(   )
32. 谈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时,陈嘉庚说:我国现有大学,强办为外人所创办,其内容不过神学、文学、医学等科目,而农工商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重要专业,则少有耳闻。(   )
34. 1938年10月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推举陈嘉庚为正主席(   )
35.厦门大学于1956年创办了华侨函授部,仅1956至1960年间,就培养了海外函授学生1万多名,既有力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华侨教育,也提高了厦大在海外的声誉。(   )
36.陈嘉庚为了纪念故乡集美和祖国大陆5亿同胞获得解放,并受济南广智院的启发,决定在集美建设一座纪念碑,并请周恩来题写碑名。(   )
37.在政治困难的时期,陈嘉庚曾说:“世界无难事,唯毅力与责任耳!”这就是他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   )
38.1961年8月15日上午,首都各界举行公祭陈嘉庚大会,有2000多人出席。主祭人周恩来总理,陪祭人有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13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致悼词。(   )
39.1958年9月8日,陈嘉庚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华侨决心为解决台湾贡献力量》的书面谈话。在此之前,他还召集北京归侨举行座谈会,讨论华侨如何广交朋友,扩大爱国大团结,为和平解放台湾多做贡献。(   )
40.198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肯定了陈嘉庚是“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   )
 
三、填空
1. 陈嘉庚以自己模范的行动,为海外华侨树立了爱国爱乡的典范,他无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光荣称号。 
2.陈嘉庚又名_____________,字科次。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二日(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集美街道)之颍川世泽堂。
3.陈嘉庚实现了“____________”的思想转变,由一个青年商人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者,标志性事件是陈嘉庚加入同盟会。
4. __________是印尼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又是一位豪杰、热心的长者。
5. 1942年至1945年在爪哇避难,置生死于度外,撰写 ____________ 。
6. 1882年,陈嘉庚____岁,始入本社“南轩私塾”读书。
7.1956年2月7日,陈嘉庚在全国政协____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还提出,近几年来,我国航海、水产和财经学校未见增加,反而减少,“希望有关部门对培养此项技术人才加以注意”。
8. 1950年5月21日,陈嘉庚离开了生活长达60年的第二故乡____________,毅然只身回国定居。
9. __________是受陈嘉庚精神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代表。
10.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__________”,以表彰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 
11.1936年秋季,集美男小、女小合并为一校,称“__________  ”。
12. 校训和校歌在创办集美学校的过程中,陈嘉庚和陈敬贤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他们立身处世的感悟,概括提炼出“__________”二字。
13.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华侨爱国大团结的新阶段,陈嘉庚作为__________地位也从此确立。
14. 陈嘉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 ,毅然回国定居,奉献了他晚年的全部精力。
15. 1999年1月,__________  实现实质性合并,陈嘉庚的夙愿实现了,集美学校也翻开了它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16. 陈嘉庚确定的厦门大学校训“__________  ”和集美学校校训“诚毅”,至今仍在激励广大师生以诚毅精神自强自立,追求完美。
17. 陈嘉庚一贯重视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  和制定校训。
18. 1953年,陈六使效法陈嘉庚先生办学义举,创办中国以外地区(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___________,并聘请林语堂为第一任校长,以此受到侨界的尊敬。
19.陈嘉庚一生被人们传为美谈的事迹很多,而__________ 是其功绩卓著、彪炳青史的业绩之一。
20. 1912年底,陈嘉庚曾亲自到同安考察办学状况,他发现同安县小学教育不振,__________ 是一个主要原因。
21. 1916年已经南渡新加坡的陈嘉庚派遣胞弟陈敬贤回到集美,创办__________。
22.1967年6月2日,狮城新加坡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沉浸在一片悲哀的
 
气氛中,市民们倾城出动,自发为一位老人送行,这位老人是_________。
 
23.  陈嘉庚从事爱国政治,社会活动的时间长达________年。
24.陈嘉庚________岁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
25._________,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 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 、慈善家、教育家。
26.陈嘉庚先生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经过__________  ,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
27.1961年陈嘉庚病重,弥留之际对祖国统一大业仍念念不忘,留下了“__________”的遗愿。
28.陈嘉庚建筑在汲取欧式、南洋建筑精华的同时,不刻意追求洋化,不埋没本民族特色,而已“__________”的形式实现民族风格与现代化功能性结构的结合,集中体现了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的赤子之情。
30.  陈嘉庚一开始就明确的___________办报宗旨,促进祖国之和平民主。
31.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后,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并以________________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表示抗议。
32.为了进一步打破____________的封建思想的束缚,大力提倡女子上学,陈嘉庚于1921年2月在姐妹学校设立了女子师范部,辖女子小学,招收女子师范讲习科和预科,首期共100多名学生。
33.1913年陈嘉庚为开发民智,改进社会,始创集美小学,遇到缺乏师资的困难,同胞弟___________反复研讨以后,认为:“以救国大计,端赖教育”。 
34. 1894年冬,陈嘉庚有感于南轩私塾停办后社里儿童求学无门,便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了_____________ ,供本族贫寒子弟入学就读。这是陈嘉庚捐资兴学的发端。
35.1910年春,陈嘉庚在________的革命思想启迪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36.陈嘉庚针对汪精卫对日妥协投降的活动,通过电报形式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了一份怒斥汪精卫对求和的提案,后该提案获大会通过并精简。该提案是_____________。
37.1999年1月,集美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____________的夙愿实现了,集美学校也翻开了它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38. 1938年10月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并推举陈嘉庚为正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39. 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___________”,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40.为了实现大规模办学和高质量办学的目标,陈嘉庚和胞弟陈敬贤一起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多渠道解决________困难。
42. ________是印尼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又是一位豪杰、热心的长者。
 
43.1965年印尼苏哈托排华时,这些已经放弃印尼国籍而没有回到中国的华人,均被印尼当局“        ,不许读书,不给工作。多达30万的同胞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这深深地刺痛了李尚大的心。”
44.李光前入行后的成功秘诀之一是得遇“伯乐”_________。
45. 1997年4月12日,“_________”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举行落成庆典,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校长田长霖主持典礼,并与李远哲一起为大楼落成剪彩。
考试题型为单选,判断和填空,单选一题1分,共三十题。判断一题1.5分,共20题。填空一题2分,共20题
注:本题库大部分资料来自《陈嘉庚精神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