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华厦职业学院2010年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简 报
第 3 期
顾问:颜章炮 林英杰
主编:颜国辉 副主编:陈桂英
编辑:陈明海 黄司航 2010年 8月 3 日
“青春献海西 开创新生活”
——我院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全面展开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上午8:00,在我院团委书记颜国辉老师、电子信息食品药品教学部团总支副书记陈桂英老师等的带领下,我院2010年第二批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漳浦县古雷镇支农服务团(以下简称“支农服务团”)从集美校区出发,奔赴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古雷镇。
十时许,我院支农服务团便抵达了古雷镇。一下车,便受到了古雷镇华港中学师生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与接待,也让一路风尘仆仆的同学们感受到了古雷镇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在华港中学的教室中,我院志愿者与华港中学的学生代表们就中学学习、中学与大学的区别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会上,我院学生热情地为他们答难解惑,也将自己中学时候的一些经验与方式方法与他们分享。
本次座谈会是我院第一批成员(漳州籍学生)和第二批成员(漳州地区以外学生)“胜利会师”后开展的第一个活动。至此,我院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切身感受古雷气息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为贯彻落实团省委、团市委《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今年暑期我院团委组织开展了以突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为主题,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田间劳动全体成员)
此次暑期是“三下乡”支农服务团由我院23名师生组成,前往漳州漳浦县古雷镇古城村开展为期8天(8月1至8日)的支农活动活动。初到古雷镇,便受到当地群众、乡镇领导的热情欢迎。
往年,三下乡实践团队都是跟随乡镇领导委派的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活动,这无意间造成了实践活动时间紧凑,并且团队实践机会较少,使得三下乡活动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今年,我们改变的往年活动政策,不通过当地政府帮忙与协助,直接由我们团队的成员在事先就在活动地点踩点,深入各家各户。在做完调查之后具体分析,并做出活动计划,安排好实践期间的行程,所以活动都由我们实践团队亲力亲为,将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
8月3日下午,我院漳浦古雷镇支农服务团,怀着满腔热情和爱心,经过一路颠簸,走进了古雷镇古城村中的一户人家,队员们不顾路途疲劳,积极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跟随这户人家进入了他们所栽种的花生地。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拔花生、落花生,以及如何把花生快速低从根部剥离。很多志愿者都是第一次接触农活,所以同学们都感到新奇,立马挽起裤管,不顾农田里的荆棘杂草,积极参与其中。连女队员也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参与,这让男队员更不愿服输更加卖力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手忙脚乱的,不过经过农家叔叔的指导,大家也掌握了其中的诀窍,所以也干得越来越快,效率也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女队员,不仅不怕辛苦,还很细心的把遗留在田中的花生给扒上来。连这片花生地的主人都对他们大加赞赏。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劳作,太阳也慢慢下山了,我们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帮着这户人家把今天的劳动成果搬回去了。
(图为田间劳动场景)
虽然,对于平日较少接触这种社会实践的同学来说,这样的农活比较辛苦比较劳累,但经过一下午的辛勤劳动,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味,也将更为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图为同学与老乡合影)
心得体会
(一)
阳光灿烂,小鸟喳喳。
一面面鲜艳的华厦学院旗帜迎风飘扬,一张张青春的面孔踌躇满志,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征途,歌声飞扬……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旅程,我们怀着对“三下乡”的憧憬到了事先确定的基地——古雷镇。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仿佛与海相连,这是我对古雷镇的最初印象。
稍作休息,我们开始开展了“三下乡”支农活动的第一个行程——帮当地老乡拔花生。这种田园生活对我们这些人想来有好些年没体验,有股兴奋的冲劲儿,大伙儿卷袖脱鞋,忙得不亦乐乎,缠着老乡教着怎样拔得快,玩笑着,比赛着。本来看着一大片的花生地,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筐筐的成果,这就是“人多力量大”。
同学兴致勃勃地做了一首打油诗:“当午拔花生,汗滴花生地。谁知花生粒,颗颗皆辛苦。”小小的一粒花生要经过多少繁杂的过程呢?只有那些体验过的人才明白吧。
忘不了那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花生田;
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狗尾巴草;
忘不了田间垄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的绿意;
忘不了田间花生埂旁大家爽朗的笑声;
忘不了古雷镇乡亲们淳朴的笑脸。
(二)
穿过时间的枷锁,站在记忆上游,风吹动思绪,划过天际的一抹蓝,任凭太阳炙烤,我们携手仰望。
2010年8月3日,我们启程了。尽管舟车劳顿,但依然笑靥如花。一路奔波,一路徜徉,我们直达漳州漳浦古雷镇。
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三面临海,一下车便都是鱼腥味,而当地的乡亲们都皮肤黝黑,但却特别热情、可爱。相比较,我们这种在城里生活的孩子,却从没体验过这种淳朴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下午去田里拔花生,对于我们这些惧怕蚊虫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体验到了农民的辛勤,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升华,而大家也收获了最丰收的硕果,就是开心快乐。
三下乡的第一天,我们就参加了当地的生产实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成功的收获,曾几何时,我们不曾了解那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而这次的经历我们感同身受,别有一番体验。如果没有这次三下乡的体验,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到田间来落花生,也没有办法体验这种辛苦。记得去年军训的时候,我们在太阳的暴晒之下,有的中暑了,有的头晕目眩,更多的是叫苦连天,可是在农村里面,这种苦,这种累,他们别无选择。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生存下去的一种手段,尽管无奈、辛苦,可是对于我们的城市,我们可爱的祖国母亲来说,他们的这种劳动,这样的辛苦,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一天下来,我的感受颇深,以下是自己的一点小体会:
“我们一步步的紧随
就有一次次的奇遇
未来有多远
永远没有尽头
唯有努力奋斗
才能看到黎明和曙光
下乡的日子
弹指挥挥间的消逝
忙碌的身影
对于生活的思索和渴望
让我们更快的成长
感谢生活
感谢在平凡的环境中用自己朴实的劳动创造最不平凡的劳动者们
我们向你们致敬”